工艺美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每一件精雕细琢的作品,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,展现着,承载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地域特色,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创造力和文化自信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艺传承,多次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。在新时代,推动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,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,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。为促进深入理解工艺传承的价值,在潮汕文化中践行红色信念,在调研参观与文化体验中感悟党章精神,2025年3月30日上午,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党员前往潮州市府城民俗博物馆开展“党章精神照亮工艺传承——在潮汕文化中践行红色信念”主题党日。

1、不忘初心
活动伊始,研究生党支部书记郭春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的核心内容,并通过视频讲解和互动探讨,使大家对党的总纲领有了更加深刻、更加具象的认识,她结合潮汕文化的独特性,强调了党章精神在文化与工艺传承中的重要作用,并希望通过理论学习,为接下来的实践感知环节奠定基础。


学习和探讨《中国共产党章程》
师生一行来到潮州府城民俗博物馆,这是潮州市首个民俗文化博物馆,馆内设有七大版块:“农耕器具”、“民俗文化”、“非遗文化”、“古旧报刊”、“声影留芳”、“牌匾楹联”及“潮州红色教育基地”,馆藏近万件珍贵实物,以潮州先民的生产实践与民族文化为主线,突出展示本土特色文化和传统习俗。在讲解员的带领下,师生们先后步入潮语馆、农耕馆、抽纱馆、礼俗馆、孝道文化馆、华侨馆和报刊馆等多个展馆,深入了解了潮汕方言的发展历史、农业的变迁、手工抽纱的制作技艺,以及潮汕地区独特的礼俗文化,如“出花园”仪式、婚嫁礼俗、交际礼礼俗等。这场参观之行,生动展现了潮汕文化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地位,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领略了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,更如同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,让师生们深刻感悟到了党章精神在文化传承中的深远影响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守护和弘扬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
2、创新传承

学生亲手制作的灯笼
在潮汕地区,家家户户逢年过节都会挂起竹编油纸灯笼,烛光透过轻薄的油纸,映照出吉祥的纹样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这项古老的手工艺,以竹为骨、以纸为肤,历经百年传承,至今仍在潮汕人民的生活中绽放着独特的光芒,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。通过观看视频和聆听讲解,师生们了解到,每一盏精美的灯笼,都要经过取材、泡浸、量度、分片、编织、定型、修剪、糊纸、绘制、打油、灯脚安装、铁线加固、柴脚固定、烛座制作、装饰结彩等近二十道繁复而精细的工序。每一道工序都饱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,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。带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与热爱,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,师生们尝试亲手制作灯笼,切身体验传统工艺的精妙。通过亲身实践,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坚守与传承,也更加坚定了践行红色信念的初心。

聆听关于竹编油纸灯笼讲解



学习制作竹编油纸灯笼
本次主题党日使师生党员在潮汕文化的熏陶中,深刻领悟了党章精神的时代意义,更在实践中加深了对潮汕文化历史与发展的认识,深刻感受传统工艺与红色信念的紧密结合,工艺的传承离不开信仰的支撑,红色精神也在匠心独运的工艺之中得以延续。在新时代的征程中,要像坚守传统工艺的匠人一样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参观竹编油纸灯笼作坊合照
文字:王美霖
照片:庄佳璇
编辑:赖荧楹
初审:郭春娟
复审:纪荣信
终审:林冬月